二、古籍文化
古籍形态
古籍出现于文字产生之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古籍的物质载体不同,形态各异,撮其要者,有甲骨文、铭文、石刻文字、帛书、简牍、纸写本、纸印本等。
龟甲甲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书籍。所谓“甲”,即龟甲,也就是乌龟壳;所谓“骨”,指牛胛骨或兽骨。刻在甲或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也有人称“龟册”或“甲骨书”。商王朝时,人们非常迷信,不论大事小事,都需求神问鬼,如战争的胜负、疾病的轻重、农业的收成、打猎的收获、妇女的生育、气候的变化等都要问鬼神。问鬼神的途径就是占卜,甲骨就是当时占卜的工具,而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就是当时占卜的记录,即卜辞或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刻划文字的商代的甲骨文刻片工具主要是玉石或金属的锋利刃具。殷商灭亡后,甲骨也被掩埋于地下。它的发现是清朝末年的事。当时在河南省安阳小屯村附近,农民耕地时发现大小不同的甲骨,以为这是龙骨,当作一种药材治病。光绪二十五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患了疟疾,医生给他开了一味药就是“龙骨”。他发现龙骨上刻有文字,是一种文物,于是就高价收买。此后刘鹗根据这些甲骨进行研究,逐渐认识到它是一种极珍贵的文献资料。世纪年代起,人们在安阳小屯村大量发掘,先后获得甲骨多万片,现不少藏于北京图书馆,也有万多片流失日本、苏联、英国、瑞土等国家。甲骨上的文字大的长半寸多,小的如芝麻。每片甲骨上的文字多少不等,少的几个字,多的几十个字,除去重复,甲骨上共有多个字,日前可辨识的只有多字。中华书局年开始出版的册《甲骨文合集》,集中了甲骨文研究的成果。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铭文”,也叫“金文”或“钟鼎文”。中国在夏末商初即已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小期,青铜熔铸的技术已非常成熟,至商代晚期与周代,青铜器则已步入人了鼎盛时期。青铜器的种类、数量很多,从西汉起,历朝都有青铜器发现。现已发掘的几万件,有铭文的约l万多件。从器物的情况看,商朝青铜器上刻的文字较少,只有几个字。周朝铭刻的文字渐渐多起来,毛公鼎上的铭文长达个字。初期青铜器上的铭文接近甲骨文字,后来逐渐演变为多种形体,在文字学上称做“籀文”、“古文”、“大篆”。较早爱好青铜器的人,只是把它当成珍奇古玩,北宋以来,人们才注意到其中的文字,并把它做为一种艺术字来摹写。后世学者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写成专著,如宋代赵明诚的《金石录》、明代丰道生的《金石遗文》、清高宗敕编的《西清古鉴》、容庚的《金文编》等。就青铜器铭文的内容而言,可分为以下几类:颂扬祖先美德圣事的铭文;记载祭祀大典活动的铭文;征伐记功的铭文;封赏功臣、贵族及亲属的铭文;关于法律条文、誓约、协定等文件的铭文;对臣民训告的铭文。铭文内容关系到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记录着许多重大事件,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献。
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称为石刻文字,或称石头书。中国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在石头上画图。在石头上刻字始于何时,无法考证。古代帝王有到泰山祭祀天地的习惯,这种祭祀活动叫做“封禅”。封禅后,还时常在大石头上刻铸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一些记叙功德的文字。据《管子》记载,春秋时期的管仲在泰山上见到多种封禅石刻,可认识的只有种。可见中国很早就有了石刻文字。唐朝初年,在陕西凤翔发现了个石鼓,每个石鼓都刻有文字,书体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内容是记载秦文公(前~前)初期的多年间重大活动的诗句,人们称它为“石鼓文”。石鼓文原有近字,因不断遭到自然和人为的损坏,字迹早已模糊不清,经专家考证,现已征得字的形、音、义。这些现存最早的石鼓文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春秋时期,刻石风气相当流行。战国初期,《墨子》中说:“钻于金石”,“金”指青铜器,“石”即指石鼓一类的石刻,可见在石头上刻字与在青铜器上刻字一样流行。秦始皇促进了石刻之风,他在位期间曾多次外出巡视,所到之处,常记文于石,宣扬他自己的功德。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刻石有处,仅有琅琊台刻石的残石流传下来,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东汉时期,刻石之风非常盛行,刻石的方法也有发展。直接把文字刻在山岩上称为“摩崖”;刻在长方形的石头上称做“碑”;刻在头是圆形的长方形石头上称做“碣”。为了节省抄写书籍的时间,减少抄写中的错误,东汉灵帝接受蔡邕的建议,于熹平四年()开始把儒家经典刻写到石碑上,历史上称“熹平石经”或者“汉石经”,因为部儒家经书多万字都是用隶书字体刻写,故又称“一字石经”。汉石经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前来观看摹写的人络绎不绝,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今古文经学之争也得到了解决。此后,历代统治者纷纷效仿,刻石经以确定经文字体和文本。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世纪,较重要的有七次,其中写本书时期的次最为有名。除“汉石经”外,还有“正始石经”,即三国魏齐王正始年间(~)用籀、隶、篆三种字体刻的石经,又称“三体石经”;“开成石经”,即唐文宗大和七年()至开成二年()刻写的种经书;“广政石经”,即后蜀广政元年()开始刻写的经书。
三体石经此外,释、道的经典书籍也有刻石的传统,其刻写形式大略有三种:摩崖,将经文镌刻在悬崖或洞壁上;经幢,将经文刻在一种有棱的石柱上,如唐代的陀罗尼经;经碑,即把经文刻在一块块石碑上,现存最宏伟的是北京房山县石经山的刻石。帛书道教石刻是受佛教石刻影响产生的,现存最早的道经石刻是唐朝中叶龙兴观的道德经。石刻经书的目的是树立经文的标准范本,供人们去抄写、校正和阅读。六朝后期因石刻兴起的捶拓方法,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起到了启发作用。
用帛、素、缯、缣等丝织品作为载体书写的书籍称为帛书,也称素书、缯书和缣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植桑养蚕的国家,殷代已有了养蚕和丝绸织造。丝绸品最早是用来作衣料的,何时兼作书写的材料已不可考。《论语》中有“子张书诸绅”的记载,即孔子的弟子子张曾在束身的带子上写字,说明春秋时代已有帛书出现。到战国时代,以缣帛作为书写材料更为普遍,《墨子》一书多次提到“书于竹帛”。帛书轻薄柔软,可以卷舒,便于携带,还可随文字长短截断,所以在纸发明前的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帛一直是重要的书写材料。据《史记·高祖本纪》叙述,刘邦起义时,曾经写字于帛上,用箭射进沛城,简策号召人民起来造反。西汉末年,刘向在校理皇家藏书时,把整理完毕的典籍抄写于“素”上。到东汉末年,皇宫里所藏的帛书已相当可观。因为帛书易腐烂,不便永久保存,所以古代的帛书实物流传下来的极少。现在所能看到的帛书是汉代的物品。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掘出帛书多种,计万多字,字体为小篆和隶书,黑墨书写,是西汉初年的物品。据帛书实物及文献记载,帛书的长短依内容多寡而定,装饰也很漂亮,中间画有界行,其中用红色的称做“朱丝栏”,用黑色的称为“乌丝栏”。文字都是从右至左竖行书写,整幅的每行~多字,半幅的多字。帛书一般抄写在高厘米的整幅帛上,其高度与尺寸的简相近。在装订形式上,绝大多数是折叠着存放在盒子里,少数卷起来,以卷轴形式存放。隋唐以来,帛书主要用于绘画;宋代以后用于书写的专著极为罕见。帛书的前期与简策同时并用,帛书的后期又与纸同时并用过一个时期。因为缣帛价贵,并非一般读书人都能买得起,所以始终未能普及,最终被纸所取代。
简牍是中国古代和帛书并行的一种书籍形式。其中写了文字的竹片称为“简”,写了文字的木板称为“牍”。一根竹片叫做“简”,相当于现代书籍的一页;许多简编连在一起叫做“策”,策与“册”通;编简成策的绳子或皮条叫做“编”。编时间久了就容易折断,造成脱简错简,所以后世对于残缺不全的书称“断简残编”。一尺见方的牍叫“方”,通信一般用方板,所以后人把印成书稿的信件叫做“尺牍”。简牍起源于何时,目前还没有定论。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册”和“典”字。册字象征着一捆用两道绳子编起来的简,典字则象征着把册摆放在桌子上。《尚书·多士篇》中记有周公对殷代后人的讲话,“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可见简牍在商殷时代就已经使用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删定六经,诸子百家著书立说,都是以简为书写材料。秦始皇执政时,每天批阅的写在简上的公文,有多斤重。汉代,简牍是主要的书写材料,皇家图书馆的一万多卷书,大部分是简牍的。此后,纸的发明逐渐取代了简牍,东晋桓玄称帝时(公元世纪初)下令“以纸代简”。以商殷时代到公元世纪,简牍时代长达多年,其中从公元前世纪到公元世纪的年间,是简牍的盛行时期。古代的简牍,历代都有出土。汉武帝时从孔子旧宅墙壁夹层中发现了战国时期用古文书写的《尚书》等竹简,由此引起了古文经与今文经之争。晋武帝时从魏襄王墓中发掘了数十车的竹简,经过学者整理,用当时文字译出的书有种,现存的有《竹书纪年》、《穆天子传》两种。近年来,简牍不断被发现。年,在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出土了枚竹简,其中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管子》等先秦古书。年,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古墓中发掘出多枚秦代竹简,其中有我们所能见到的最古的法律——《秦律》种,以及秦编年史的《编年纪》等。这些简牍实物的发现,大大丰富了人们对简牍知识的了解,对考证古代典籍制度有重要价值。简的制作方法有一套工序。首先要把竹子切截为竹筒;然后再劈开竹筒成为竹片(牒);因新竹有水分,容易生虫腐烂,所以还需在火上烘烤,这道工序口叫“杀青”或“汗青”,这一术语一直沿用至今,表示写作完成或书籍定稿;最后按照不同的文字内容,分别写在大小规格不同的“牒”上。牍的制作首先是把整根的树木锯成许多节,然后解剖成一块块木板,把木板刨平,即可以写字。策的开头常有两枚简不写字,叫“赘简”,以保护有字的简。一种书常有许多篇,为了便于保管,还要加上一层用竹或帛制成的书衣。版牍主要用来写官府公文、记录户口物件、通信及画图,偶尔用来写一些短小文章。竹木资源丰富,取之方便,而且比青铜石头刻字容易,比帛的价格低廉,所以使用广泛,中国的许多古籍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简牍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