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述了统治者如何吸取经验教训的诸多历史故事君王尊显人人羡
本篇论述了统治者如何吸取经验教训的诸多历史故事。君王尊显,人人羡慕,但做君王却也有做君王的难处。一言一行稍有不慎,则致王图霸业自毁,国政家政俱亡。国人叹“殷鉴不远”,唐人称“以古为镜”。凡想成就大业的人,都不能不吸取前人的教训,以古鉴今。
无德之君 臣民反之
董子曰:“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古语曰:“穷鼠啮狸,匹夫奔万乘。”故黄石公曰:“君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孙卿曰:“能除患则为福,不能除则为贼。”
《周易》中说:“商汤和周武王的革命,上顺天意,下应民心。”《书经》中说:“爱护我的,我就拥戴他做君王,残害我的,我就把他视为仇敌。”《尸子》中说:“从前周公把统治权还给周成王,孔子责备他说:‘周公这是不明智的选择呀!把统治天下的权力让给成王,却不为民众着想。’”
董仲舒说:“即使有继承先王成法的君主,也不妨碍圣人接受使命。”古语有云:“逼急了的老鼠也会咬狸猫,平常人被逼得走投无路时也会奋起反抗。”所以黄石公说:“君主不能没有道德品行,否则,臣民就会反叛他。”荀子说:“能为老百姓铲除祸害的人能得到幸福,否则就会被人民视为盗贼。”
天道轮回,富贵无常。作为统率一国臣民的君主,如果不知戒惧,不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只知凭借手中权力为所欲为,欺压臣民,迟早会有灭亡的一天。
施恩予民 先修其身
何以明之?昔文王在酆,召太公曰:“商王罪杀不辜,汝尚助余忧人,今我何如?”
太公曰:“王其修身、下贤,惠人,以观天道。天道无殃,不可以先唱;人道无灾,不可以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与民同利,同利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无甲兵而胜,无衡机而攻,无渠堑而守。利人者天下启之,害人者天下闭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取天下若逐野兽,得之而天下皆有分肉。若同舟而济,皆同其利;舟败,皆同其害。然则皆有启之,无有闭之者矣。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取民者民利之,取国者国利之,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微哉!微哉!
“鸷鸟将击,卑身翕翼;猛兽将搏,俛身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惟文惟德,谁为之式?弗观弗视,安知其极?今彼殷商,众口相惑。吾观其野,茅草胜谷;吾观其群,众曲胜直;吾观其吏,暴虐残贼,败法乱刑。而上不觉,此亡国之则也。”文王曰:“善。”
怎么才能证明呢?周文王在酆地时,召见姜太公问:“商纣王捏造罪名杀害无辜,你还提醒我应为百姓操心,现在我该怎么做呢?”
姜太公说:“你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礼贤下士,善待百姓,顺应民心,同时观察上天的运行规律。如上天不降灾难,大王就不能首倡义旗;如果人事没有灾祸,大王就不可图谋推翻商王。只有遇见天灾,看到人祸时,才可谋事。大王应该与百姓寻求共同利益,有了共同利益才可互助,有了共同情感才可相辅相成,有了共同的憎恨才可互相协助,有了共同爱好才可相互迎合。如能这样,即使没有强劲的军队也能取胜,没有好的时机也能攻城取地,没有壕沟也能防守。给百姓带来好处的人,天下人打开城门欢迎他;给百姓带来祸害的人,天下人就紧闭城门拒绝他。天下并不是一个人的,争夺天下就像狩猎一样,得到后应与天下人分享。就好像同坐一条船,大家齐心协力共达彼岸,而后才可共享利益;如不齐心协力,船翻了大家都会受到损害。对大家有利,到处都有打开大门的人,就不会有关闭大门的人了。不向百姓索取财富,就可以取得民心;不向国家索取利益,就可以取得政权;不向天下索取利益,就可以取得帝位,成为君王。取信百姓的人,百姓使他得利;取信国家的人,国家使他得利;取信天下的人,天下使他得利。可见规律是看不到的,事情的变化是听不到的,胜败的苗头也是无法预见的。真是玄妙啊!
“凶猛的老鹰在扑击时,会俯低身子、收缩翅膀;猛兽搏击时也总是低下身子;圣人若要有所动作,必定要韬光养晦。说到美德,谁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呢?不仔细观察,又如何知道它的穷尽呢?现在商朝上下谣言四起,人人疑惑。我发现田地中的荒草比庄稼还茂盛;我观察文武百官多是些曲意逢迎纣王的奸佞小人,压过了正直的人;我观察各地的官吏凶恶残酷,牟取暴利,可是纣王丝毫不知,这是国家将亡的征兆呀。”周文王听后说:“确实如此呀。”